各种农作物的生育期都要一定的适宜温度条件,只有生长期间温度积累到一定数量,即有足够的热量资源后才能完成作物的生育过程,形成作物产量。所以,适宜温度条件和足够热量资源是保证农作物进行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环境条件。热量资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热效应。通常用气温、积温的多少和霜冻期的长短等作指标来衡量某地区的热量资源的多少。在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时,越冬作物返青生长,农事活动开始;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越冬作物停止生长。所以,可用一年中≥O℃期间的天数来衡量农时季节的长短,≥O℃期间的积温多少反映该地区农事季节中的热量资源的多少。当然也用≥10℃、≥15℃、≥20℃期间的天数和积温的多少来衡量喜温作物或热带作物生长季节的长短和热量资源的多少。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