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抗旱性较强的果树。从理论上讲,年降雨量达到500~550?mm的地区,自然降雨即可以满足葡萄植株生长和结果的需要。由于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内,年降雨分布极不均衡,冬、春易干旱、大风,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因此,灌溉仍是我国大部分葡萄栽培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我国华中、华东以及华北部分地区,葡萄成熟前8、9月份常遇阴雨或暴雨天气。在这些地区,葡萄园及时引水排涝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灌水方法
①地面灌溉:畦灌或漫灌是长期以来我国各地葡萄园采用的灌溉方法,适用于地势较为平坦的葡萄园,但用水量大。为了节水,一些地区将主、干渠道改成管道或暗管。
在华北、西北一些干旱地区,采用穴灌法,即在主干周围树盘中挖5~8个直径30?cm,深30?cm左右的穴,在穴中灌水,灌后覆土。这是一种适于干旱地区采用的节水灌溉方法。
②滴灌:是一种先进、高效、节水的灌溉方法,对平地、山地、坡地葡萄园都十分适用,国际上应用已十分广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葡萄园已开始推广应用。其方法是,利用滴灌系统,将水和溶于水中的肥料溶液加压,过滤,经逐级管道输送到设在葡萄架面的滴水管中,通过滴头滴渗到根际土壤中,使根际土壤经常保持一定的含水状态。近年来,滴灌设备和方法已有多方面的改善与提高,滴灌现已成为当前葡萄园中最重要的一种节水灌溉方法。
③简易滴灌:在我国西北甘肃、宁夏等干旱地区,果农在实践中创造出一种简单易行的“土法滴灌”,即用一质量较好的、可装水约50?kg的大型塑料袋,在其下角处利用粘合剂或热烫法粘一直径06~08?cm、长约20?cm的塑料管,管另一端密封、粘实,并在塑料管上用烧热的针或铁丝扎若干小孔。然后,将袋置于葡萄树盘处,并装水,水经管孔逐渐滴入土中。同时,水袋在树盘上还有一定的覆盖作用。这种方法投资低、省水,在经济尚不发达的西北干旱地区和庭院葡萄栽培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