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苗木繁殖方法很多,其中扦插繁殖一直是葡萄繁殖的主要方法,这是因为葡萄枝蔓容易生根,扦插繁殖简便易行、成活率高、成苗快、苗木结果早、节约种条、使用土地少等。压条繁殖法和分株繁殖法采用最早,但繁殖材料用量大,一股在借助于老园、大树进行更新或补缺葡萄园时采用。
1856年在美洲发生了葡萄根瘤蚜的危害,并迅速传播蔓延到欧洲,而当时根瘤蚜用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效果不佳,从而使当时欧洲的葡萄生产几乎毁灭。研究发现原产美洲大陆的野生葡萄具有对根瘤蚜抵抗或免疫的能力,于是采用了原产美洲的野生葡萄作砧木嫁接欧洲葡萄的方法防治葡萄根瘤蚜,并拯救了欧洲的葡萄生产。现在,葡萄嫁接苗不但应用于抗根瘤蚜,而且广泛应用于解决其他抗性问题,如抗寒、抗湿、抗旱、抗线虫等。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多用贝达或山葡萄砧木的嫁接苗,以提高葡萄抗寒力,南方地区用野生葡萄作砧木,以提高葡萄抗涝性等。
近年来我国葡萄生产迅速发展,为了加快优良葡萄品种苗木的繁殖,提高繁殖系数,生产上还采用了绿枝嫁接、单芽短条扦插、绿枝扦插、圃地压条等快速繁殖法。此外,地膜覆盖、温室、生长调节剂和加温催根等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葡萄砧木原种特性
常用的葡萄砧木,主要来自以下几个种。
(1)美洲葡萄(Vitis.1abrusca Linne) 英文名为Fox grape,故又称狐葡萄。原产于美国东部、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为高大的攀缘植物,特点是:一是卷须连续,这是葡萄属中惟一具有连续卷须的类型;二是果实具有强烈的特殊香味,即草莓味或麝香味,故又称狐臭味;三是种子与果肉不易分离,呈肉囊状。美洲葡萄幼叶深桃红色,密生毡状绒毛。成叶大而厚,全缘或3裂,背面密生灰白色或褐色绒毛。果穗小。果实中大或大,圆形,黑色,少数五色或粉红色,果皮厚。植株生长旺盛,喜湿润气候,抗寒力强,冬季能耐-30℃低温,但抗根瘤蚜能力较差,不适宜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可作抗寒、抗病、抗湿育种的原始材料。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