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调控
1)不同生长阶段的温度调控。温室内的温度管理极为重要,它不仅保证葡萄顺利完成生长发育过程,而且可使葡萄免遭低温和高温的危害。温室葡萄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调控要求有所不同。
冬春季揭帘升温催芽:葡萄从升温开始到萌芽需>10℃有效积温为450~500℃,加温温室一般从12月上旬开始升温,不加温日光温室从1月上旬开始揭帘升温,经升温锻炼30~40天后,葡萄开始萌芽。升温催芽不能过急,如果气温上升过快,过高,常使葡萄提前萌发。这时,地温上不来,常导致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不协调,发芽不整齐,花穗发育不良。所以,揭帘升温的第1周,白天温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0℃左右,夜间10~15℃。以后,白天逐渐提高到25~27℃,夜间保持在18~20℃。
萌芽到开花:此期,葡萄新梢迅速生长,花器继续分化。为使新梢生长健壮,不徒长,花器分化充分,必须实行控温管理。白天为25~28℃,夜间15℃左右。开花时,白天提高到27~28℃,夜间保持在18℃左右。
坐果以后:葡萄坐果后,温室内达到28℃时就要及时放风降温。夜间若温度过高,也要揭开部分薄膜通风,降低夜温有利于营养积累。
果实成熟期:果实上色到成熟这一阶段,白天温度控制在26~28℃,晚间维持在16~18℃。
当外界露地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温室内白天常出现超温现象,这时应及时揭开部分覆盖的薄膜塑料,使葡萄在适温下生长发育。秋季,当外界气温逐渐下降至20℃以下时,葡萄叶片迅速老化,要及时盖膜。此时盖膜对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时间具有明显作用,同时也利于枝条老熟,增加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对于进行延迟栽培的温室,应在外界气温降低前提前扣棚盖膜。
休眠期:气温低于10℃时,叶片黄化,并很快落叶,这标志着葡萄进入休眠期。落叶后,应有一个低于72℃的低温阶段,以使葡萄度过适当的低温锻炼,充分完成休眠。北京地区,一般在立冬后即可进行扣棚并覆盖草帘以免棚内受太阳照射温度升高,而到12月下旬以后,开始揭帘升温。
2)提高温室保温效果的途径。加强温室的保温措施,才能充分发挥温室的增温作用,温室保温常用的方法包括:在设施(温室、大棚)的外围挖防寒沟,沟宽40~60?cm,沟深60~70?cm,沟内填充保温物,上面盖土培实,以防温室内地温受外部低温影响。温室北墙外拥土防寒或在北墙外搭建冷棚。在温室内,地面覆盖地膜,白天增加反射光强度,夜间阻隔热辐射维持地温,或在地面覆盖有机防寒物(如稻草、干草、树叶、锯末、稻壳、新鲜马粪等)。
在温室或大棚内设双层农膜或挂防寒帐、二道幕。在棚膜上覆盖保温材料(如无纺布、牛皮纸帘、草帘、棉毯)。
3)换气和降温。保护地内不仅要考虑到加温和保温,也必须重视换气降温。春季3、4月份,温室和大棚室内白天温度常可剧升至35℃以上,必须及时人工降温。降温方法很多,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开启气窗和通风孔自然换气降温。并可同时达到降温、排除湿气和补充二氧化碳等目的。
光照调控
葡萄是喜光作物,而温室中光照状况明显弱于露地,因此,增加温室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始终是温室管理中一项核心工作。增加温室中光照,除要重视温室结构、棚膜选择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合理确定揭、盖草帘的时间。冬季一般在太阳出来后半小时,太阳落山前半小时揭、盖草帘。在早春,若遇连阴天气,即使外界温度较低也要在中午前后揭帘增加光照,防止长时间缺乏光照以致生长不良。
第二,墙体涂白和地面铺设反光膜。温室内墙面用石灰涂白,葡萄架下铺设反光膜或反光材料,可增加温室内光照强度。
第三,采用辅助光源。有条件的地方,在温室内加设生物钠灯等光源设备,在阴雨天进行补充光照。
土壤水分及空气湿度调控温室土壤水分调控:温室葡萄要保证3次关键性灌溉。第一次在扣膜前结合施基肥充分灌水,第二次在幼果黄豆粒大小时进行,第三次在果实采收后再灌一次。为了防止温室中空气湿度过大和保证果品质量,在开花期和成熟前要严格控制灌水。
温室空气湿度调控: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萌芽期可控制在85%左右,开花期应降到60%~70%,幼果生长期不要高于80%,以免引起枝叶徒长,果实成熟期再降到65%以下。调节空气湿度的方法,除了控制灌水、覆盖地膜以外,主要靠掌握通风量和通风时间。
有条件的地区,在温室中可设置滴灌系统,并与覆地膜相结合,实行膜下滴灌。这样,不仅能合理供水,还可减少温室中的空气湿度。
气体成分调控温室内,白天随着葡萄叶片光合作用的进行,CO2气体不足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补充CO2的方法是尽量多施有机肥,其分解可产生CO2,同时也可追施各种CO2气体肥料。
温室中除了补充CO2以外,也要重视防止一氧化碳、氯气、二氧化氮等各种有毒气体的累积,以免对葡萄植株造成伤害。防止的措施是合理选用适当的棚膜和肥料,并注意适时进行通风换气。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