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气候要素指标方法 选择农业气候要素中一个或多个指标,这种指标能具体反映地区农业特点,并能指示出农业气候的区域明显差异。我国农业气候区划以往多沿用传统的指标方法,如积温、干燥度等。区划等级的划分主要采用不同的农业气候要素指标。例如丘宝剑、卢其尧等在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划中,用热量、水分、严寒条件、风力条件、日照条件等依次划出五个等级区。指标方法中,一般采用主导指标与辅助指标相结合、单因子指标与综合因子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另外也有采用几种权重相同的农业气候指标,用集优法进行分区,例如这几种指标都满足者划为最适宜区,只有一个指标不满足者划为有利区,有2个或2个以上指标不满足的划为欠适宜区,全部指标不满足者为不适宜区。
2.物候学方法 这里所指的物候主要是自然物候,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气象条件综合作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所表现的一种周期变化现象,物候现象观测结果的分析能判断出环境的局部差异,据此可推断农业气候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因此可作为区划的一种定性的、简易的指标,在资料短缺的地区,尤其在山区和县级、乡级的区划中,常以某种植物的存在来推断作物的分布和熟制的地带,并据此作为划带分层的一种依据。例如四川渡口的区划把香蕉和芭蕉生长作为分区的一种判据,江浙一带认为有樟树生长的地方,就可种双季稻,等等。
3.数学方法
(1)聚类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多元的客观分类方法。根据样品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确定样品间的亲疏关系,再按亲疏关系的程度来分型划类,得出能反映个体间亲疏关系分类系统。例如距离系数方法。聚类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可进行多元客观分析,但因对所选因子同等对待,无主次之分,也可能把数量相似而性质不同的样本划为一类,因此有待完善。
(2)模糊数学方法 目前在国内农业气候区划中,应用较多的有模糊综合评判、模糊相似选择、模糊聚类分析等。由于农业气候区划的区界之间也存在着一定模糊地带, 因此,采用此法有助于对界线的客观推理判断。
(3)其它方法 诸如线性规划方法、最优二分割方法等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也有其独到之处。
4.遥感区划方法[14] 遥感图像信息在区划中的应用是按区域差异来提取所需的空间信息。遥感,特别是卫星遥感,所获得的信息具有综合性、同源性、宏观性以及动态的特点,为区划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信息,使区划工作从传统的地学方法中解放出来,有可能从上而下的工作方法来进行区划,从而大大提高区划的效率和精度。例如可以根据动态遥感图像上的综合信息——植物绿波线(植物叶子发绿的界线)来反映自然气候区划特征。此外,复种指数界线、水稻和小麦分布界线等,均可从遥感图像中直接判读。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从卫星遥感信息中解译光、温、水气候资源已取得一定进展,为遥感区划方法提供了有效的资料。遥感区划方法,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分解,二是信息综合。遥感区划的基本过程如下:①用遥感资料进行判读解译,编制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现状分布图”;②对现有的图件进行分析,特别是动态变化分析;③进行归纳,寻找其内在成因联系,给予评价。编制“综合评价图”;④进行区划,编制区划图。由于遥感区划方法在国内刚起步,在应用上还有待进行研究和完善。有的单位应用陆地卫星像片,目视解译气候区。如山西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应用陆地卫星像片法,将太原幅卫星像片地区分为五个区:太原盆地暖温带干旱气候区;沁县和离石中温带温和轻旱气候区;阳泉中温带温凉微旱气候区;太岳山区中温带温冷微湿气候区;石膏山和孝文山寒温带半湿润气候区。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