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着眼点放在培育花后高光效群体上,以控制吐丝期适宜LAI为前提,通过控制无效生长和低效生长,促进高效生长,为果穗分化期各部器官的协调生长创造条件,建立吐丝期库大源强的群体结构,提高花后群体的干物质积累量,并提高个体平均生产力,达到提高群体光合生产力而高产的目的。即围绕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建立,促使群体苗、株、穗、粒高度协调,塑造高光效高产群体。
首先,以选用优良品种作为提高产量潜力的基础。其次,以安排最佳抽雄吐丝期,为玉米灌浆结实期争取最佳的气候条件为前提。第三,从播种建立群体合理起点开始,采取在适宜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的栽培策略。通过足苗及苗期去弱留壮,保证拔节期有适宜穗数的壮株数量和高整齐度,使可能形成空秆的无效株和小穗株有效控制在拔节前,让出空间为果穗分化形成期各部器官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使群体随生育进程按预期的目标发展,改善叶系组成,形成适宜而高效的LAI,提高粒叶比,在适宜穗数基础上形成大穗。第四,通过合理的肥料运筹技术和水分及生化调节剂的应用,提高吐丝后叶片功能期,塑造高光效的群体,优化后期群体的各项质量指标,从而获取高产。
总的来说,高产群体质量栽培调控策略可归纳为“足、壮、高”的栽培技术途径,即以足苗匀株、控制适宜穗数,在最适叶面积基础上,增加群体总粒数;以壮苗壮株,改善茎叶组成,充分发挥个体的生长潜力,实现抗倒、主攻大穗,从而增加群体粒叶比、提高花后的光合生产与物质积累而获取高产。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