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制度类型
来自: Cherry
2016-01-14
2027

种植制度系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熟制、种植类型与种植方式,并与当地农业资源环境、生产条件等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所形成的综合体。

作物组成:包括栽培植物:粮、经、饲、果木、菜、草等及其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如对光、温、水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等)的品种。

种植方式(田间结构):包括带距、株行距、行比等,它决定着不同农田结构形成及农田小气候特征(如通风、透光、湿润程度等)。

种植类型有:

单作。

复种一: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连续种植两季或三季作物。复种程度的高低以复种指数表示[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100%]主要有:麦田复种,稻田复种,双季稻,凉三熟,温三熟等。

间套种:含间作“‖”,混作,套种“/”。

间作类型主要有:一年生作物间混作型,多年生作物(林、果、草)间作型。

套种主要有:两套、三套、多套及半间半套型,如麦田套种,棉田套种,稻田套种,蔗田套种,麦五薯(豆)套种等。

多重种植:包括多茬间套夏种,前者是在两套三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高度集约农田,后者是粮经果木药材多层间作,近年来将养殖业插入多层种植中。

多熟种植或多作种植是国际上通用的概念,即是间混套复种的统称[37]。

立体种植包含了从时间上多层次的利用空间,即间混套作为统称,与国际上通用的间混套种多层作相似;垂直气候的立体种植,在山体、高原上利用不同高度多层合理种植以及立体种养,即作物、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别利用空间种植和养殖,或同一水体内,水生植物和鱼、贝类相间混养的结构[38]。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