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
松树在野外大多数生长在贫脊或高海拔的地区,是阳性(好日光)的先驱树种,也就是说松树不必施用太多的肥料,就可以生长的很好。园艺栽培为了使树能快速生长,缩短栽培时间,还是会施用肥料,尤其是我们这些业余玩家,不惜肥料,恨不得树能一夜大一寸 。
松树盆栽一般一年下两次肥(成品树甚至只下秋肥,但施行短叶法作业时最好在剪芽前也施肥,促进新芽生长) 。
春肥(主要是长芽、长叶)
树势弱的可以早一点下肥,时间在芽动后,约2~3月。既然树势弱,就不能也不需要一次施用太多肥料
树势强的稍晚一点,时间在展叶后摘芽前,约3~5月,太早易造成徒长或节间过长。虽然节间太长可以用摘(或剪)芽的方式,把节间变短,但是长势太强,直射阳光又不够,新芽很可能会长到10~30cm以上才开始展叶,因为松树只在有定芽(叶子基处)的地方才会长芽,这一段根本没叶子可供逼芽,缩短节间,最后只有将整枝剪掉(或全数绿芽摘掉),重新再来(花市里经常可以看见这种情形,有一段主干很长都没有叶子,那么推估同一时期生长的所有枝条,都有节间过长的问题) 。
秋肥(主要是枝干长粗)
夏末秋初,约8~9月,天气开始转凉,松树经过夏眠后又开始快速生长时。一般而言,秋肥是一定要下的,秋天肥份吸收得不够,来年春天新芽生长会不好,影响整年的长势。
夏天温度过高日照强、冬天温度低日照弱,松树生长趋缓(夏天生长的细胞,和春秋生长的一样大,甚至更大,从年轮是看不出夏天生长缓慢的现象的),不需要(太多的)肥份,尤其在夏天全日照下,水份蒸发快速,盆土中如果残留太多的肥份,可能因为水份蒸发,水中离子(肥份)浓度大幅升高,引起肥伤,即使没有到达肥伤的程度,也会因为渗透压的问题,使植物吸收水份的能力降低,减少松树在气温高时,特别需要靠蒸散作用降温的效果。
换盆后最好间隔1~2个月再施肥,如果错过时机,就等下次,一次没施肥没什么要紧(只拔盆没拆土,在一周后可以配合春秋的下肥时机施肥,但不宜过量影响新根的伸展)。
简介肥料之不足与过剩
#氮~缺乏:植株矮小,全株叶色淡绿,老叶枯黄....过多: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叶色浓绿,叶大而软弱...容易被病虫害感染。
#磷~缺乏:植株生长受阻,叶的宽度变窄,叶片较小,叶色暗绿无光泽,部分作物在老叶及茎呈现紫色...过多:植株变矮,叶变肥厚,生育变坏。
#钾~缺乏:生长受阻,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及溶性氮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及淀粉含量降低,老叶的叶缘先端黄化,叶缘叶肉呈现焦枯褐斑,植株软弱,缺水时易萎凋,新叶变暗绿色,伸长抑制变小叶,根的伸长不佳,易腐烂。
松虽是观叶植物,但是并不需要大量的氮肥,毕竟盆栽的要求,是根、干、枝、叶之间的平衡,氮肥过高,容易造成徒长、叶子、节间过长、植株软弱无力,整体而言很不美观(尤其是成品树),而且松菌是非豆科的固氮共生菌,不施氮肥,松菌也能从空气中将氮气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氮肥(不知道松菌是否有溶磷菌的特性)
过多:引起钙镁缺乏。
因为我们大部分所用的是有机肥,其他植物所需的次要元素(Ca、Mg、S)、微量元素,在这方面不会有缺乏的问题。比较需要注意是有机质含量的问题。有机质有一部份是腐质酸。
腐植酸归类在肥料类别中,但其主要功用并非供应"纯生长"的元素,但却有着灌顶加持的特殊功能,尤其对根系~
一:对土壤~
1.增加土壤微生物繁殖
2.增加土壤渗透力及保水力,使土壤松软
3.将土壤中过量的钠,铝离子溶解
4.增加土壤中磷,铁,钙,钼之有效利用
5.增加肥效,保肥力,减少肥料流失及被固定
6.消除硝酸障碍之发生
7.增进土壤解毒功能
二:对作物~
1.增进作物根部细胞对养分的吸收力
2.可加速水分,养分在植物体内之移行速度,可促进光合作用及作物生长并增强抗病力
3.促进作物根群之发展
4.促进种子之发芽
5.增进作物品质,并提高产量
施用有机肥几天后,经常可以看到肥料长出白色的菌丝,大多认为是肥料没有完全腐熟。原料腐熟后,会成粉状,为了某些因素(可能是装袋、施用方便、美观...等等),厂商把肥料做成颗粒状,在这个制程中,加入有黏着性的物体(像淀粉、植物胶之类),混合后加入水搅拌成流体,方便用机器成型,最后高温干燥、杀菌,才装袋、储存、销售 。
我们施用后,肥料含水量增加,里头又有食物,接触空气、土壤中的微生物后,微生物大量繁殖,于是产生许多肉眼就可以看见的菌丝。这个现象会伤害植物吗?只要肥料的厚度不是太厚,使得温度不会急剧上升,是不会有影响的。这个过程反而是加速肥料的崩解,让肥份、有机质进入土壤内,供植物吸收。 如果直接把有机肥撒在土表上,水份容易蒸发、微生物容易被紫外线杀死,肥料崩解慢,植物吸收就慢,还会吸引一些昆虫来。所以可以稍微翻开土壤,施肥后再把土壤盖回去,让微生物大量繁殖,赶快把后来加入的黏性物质分解掉,加速有机肥崩解的速度,也比较不会引来昆虫(传播病菌、病毒)。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