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菌种栽培猴头菇新技术
来自: Cyril
2016-01-10
680
    猴头菇因形似猴头、味道鲜美而得名,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在菌种生产或转接过程中,由于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环节的不慎,有时会出现污染菌种。若将污染菌种弃之野外,又会造成环境污染;若掏出培养基,洗净菌种瓶待用,又费工费时。但若用污染菌种来栽培猴头菇,则可变废为宝,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收集污染菌种、灭菌。将污染的菌种及时挑出,数量集满20瓶(袋)左右时采用手提式高压锅灭菌,或在蒸菌包时与菌包一起灭菌。方法是:先将瓶内培养基用力抖动,使之结构疏松,再将废菌种瓶放置在高压锅中,瓶间留有空隙,不可堆放过紧,以利蒸汽循环,灭菌彻底。当压力表指针指到0.05时,打开放气阀,集中排出冷空气。当压力降到零时,关闭排气阀进行升压灭菌,自动放气后保持1小时。其间电煤两用高压锅都可利用关炉门、拉开关豆粒大小后用报纸包成团。塞子的大小要视菌袋大小而定,大袋用大塞,小袋用小塞,还要看发菌温度,发菌温度低时塞可小些,反之应大些。

    二是套环法。可购买喇叭口环,套住菌袋后加棉塞,如买不到喇叭口环,也可用塑料打包带自制的方式来控制火力和电量,使指针达到要求而不自动放气,既节约能源,又避免自动放气时菌种瓶中的封口纸及棉塞冲出,还可保证高压锅内水不干,而不烧坏高压锅。灭菌时间达到后,停火,当高压锅指针回零后,取出菌种瓶和猴头菇栽培种一起放置在接种箱中消毒。

    2.消毒、接种、培养。接种箱按每立方米空间使用40%甲醛溶液10~12毫升加高锰酸钾5~7克混合反应消毒30~50分钟,接种时先用酒精消毒手和接种钩,再用酒精灯外焰烧接种钩至红热,待微冷后钩出适量猴头菌种放在已揭开封口纸和棉塞的菌种瓶中,迅速封口即可。接好种的菌种瓶竖放在已遮光的室内架上或平台上发菌,发菌期间经常通风换气,杀灭菌蚊、菌蝇。尽量使培养室温度达到猴头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25℃,约25天左右菌丝长满瓶。继续养菌5~7天,使菌丝生长充分成熟,有利于出菇整齐,提高(截成段,用烙铁焊成环),外用牛皮纸加橡皮筋封口。注意,套环要套牢固,防止脱落。

    三是通气孔法。用缝纫机针在距离袋口6厘米处各扎一排孔,孔距约1厘米。在装料时将菌种播在扎孔处即可。扎孔不可过多,并注意在扎孔时不要操作菌袋,否则菌产量,当培养基表面有少量子实体原基出现时,应及时进行出菇管理。

    3.出菇管理。猴头菇子实体形成温度是20℃左右,盛夏最好将菌种瓶放在山洞或阴暗的环境中出菇。菌种瓶横卧成层摆放平稳后,揭开封瓶口的纸,湿度保持在85%~90%,可采用喷雾法,晴天喷4~5次,天气潮湿可适当少喷。若遇气候干燥,可直接对子实体喷雾,雾点越细越好,以利于促进子实体生长。同时还需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并经常缓慢地通风换气。

    4.采收与加工。当子实体球块基本长大,菌刺长约1厘米左右时,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从瓶口内切下,采收后应及时把瓶内的培养基表面耙一耙,使菌丝得到充足的空气,刺激下一批子实体很快形成,只要湿度适宜,经8~10天又长出子实体,一般可采收3~4次。采收后的子实体,如不鲜售,应及时送到收购部门,以防发热变质,避免日晒和机械损伤。如果自行加工,应及时将子实体放在透气通风的竹席上晒干,如遇阴雨天气用火烘烤,烘烤时应保持菌刺完整,以免降低品质,当其充分干燥后,立即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以免受潮发霉变质。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相关推荐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