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类中药材栽培技术之菊花
菊花,产于安徽省亳州市的称“亳菊”,产于滁州市的称“滁菊”,产于歙县的称“贡菊”;产于浙江省的称“杭菊”;产于我省焦作市的称“怀菊”。
生长习性:菊花耐寒,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在20℃左右,花期能耐-4℃的低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属短日照植物,在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及夜间温度10℃左右的条件下,才能现蕾开花。稍能耐旱,怕涝。
栽培技术:选地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为扦插育苗地。地选好后,施入足量的基肥,深翻,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高畦,畦沟宽30~40厘米。栽植地选择地下水位低、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地。地选好后,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深翻20厘米左右,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高畦,畦沟宽40~45厘米。繁殖方法:以分根和扦插繁殖为主,亦可采用压条和嫁接繁殖。采用扦插繁殖,菊花根系发达,生长期长,生命力强,进入花期后,叶片很少枯萎,开花多而大。4月下旬至6月上旬均可扦插育苗。截取健壮新枝作为插条,剪成长12~15厘米的小段,上平下斜,下端去掉叶片,快速在吲哚乙酸溶液中蘸一下,稍晾干,按行距20厘米开深10厘米的沟,将插条沿沟边斜插入沟内,株距5~8厘米,覆土5~7厘米厚,顶端露出地面3厘米左右。插后压实浇透水,加强苗床管理,约20天可发根。当苗高20~25厘米时,即可移栽。选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移栽。起苗时先将苗床浇透水,带土移栽。按株行距40厘米×40厘米挖穴,穴深6~8厘米,每穴栽一株,覆细土压紧,浇透水。每亩栽5500株左右。分根繁殖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新芽发出时进行。将种菊的根挖出,抖净泥土,顺芽将根分开,将过长的根切掉,保留6~7厘米。栽植方法同上。一亩种菊可分栽15~20亩。
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菊花为浅根植物,中耕不宜过深。一般中耕3~4次。第一次在移栽成活后7天左右,宜浅松土;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第三次在9月上中旬,应深松土,结合培土,以防倒伏。雨后为防止土壤板结,可以进行一次浅松土。追肥:菊花是喜肥植物,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结合中耕除草,可进行3~4次追肥,第一次在菊苗转青时或移栽成活后的5月上中旬,每亩施人粪尿1500公斤;第二次在6月下旬,菊花开始分枝时,每亩施人粪尿1500公斤、充分腐熟的蚕沙粪500公斤;第三次在9月下旬,菊花现蕾时,每亩施较浓的人粪尿2000公斤、饼肥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以促使多结花蕾。也可以在现蕾前用2%的过磷酸钙溶液进行根外追肥。打顶:菊苗移栽前,苗高20~25厘米时,进行第一次打顶,摘去主秆顶芽3~5厘米长;第二次在6月上中旬,植株抽出3~4个长25厘米左右的新枝时,摘去新枝顶芽;第三次在7月上旬,摘去二次新枝顶芽,并剪除疯长枝条。排灌水:扦插及移栽时,应经常浇水,保证幼苗成活。现蕾期干旱应及时浇水,保证花的质量。雨季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感病烂根。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关注九州大学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手机长按二维码识别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